李白必去十大景点(关于李白的旅游景点)

  • 小编
    2025-09-06 23:48:43
  • 加入收藏
  • 游玩

本文信息一览:

  • 1、和李白有关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 2、李白去过哪些旅游胜地?写下哪几首诗?
  • 3、李白有关的名胜古迹
  • 4、和李白有关的名胜古迹有什么?
  • 5、李白一生游历过哪些地方和风景?

和李白有关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金陵凤凰台,岳阳楼,黄鹤楼峨眉山 敬亭山 天门山 洞庭湖庐山 白帝城

白、杜甫在济宁境内的游踪及相关名胜古迹 济宁是大诗人李白的第二故乡,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诗人李白与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迁居任城(济宁)。同年,李白在兖州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天宝初年(741年),李白由东鲁应诏入京。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得“赐金还山”,出京之后,在洛阳与杜甫再次相遇。天宝四载(745年)春,李白、杜甫自齐州(今济南)南归,游曲阜、邹县(今邹城。),到鲁城北部访范居士作《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同年,在石门与杜甫分别。直到唐乾元二年(759年)已年近60岁的李白才将儿女前往楚地。这时,李白一家已在济宁寓居23年之久。一、李白在济宁境内的游踪及相关名胜古迹因大诗人李白在济宁居住时间之久,现济宁境内留下许多纪念李白的名胜古迹。1.太白楼坐落在济宁市城区古运河北岸,原为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因李白经常光顾而名声大振、生意兴隆。唐咸通二年(861年)吴兴人沈光,光临贺兰氏酒楼,篆书“太白楼”匾额,并作《李翰林酒楼记》。从此,贺兰氏酒楼便改为“太白酒楼”闻名于世。明洪武二十四年(91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楼”时,以“谪仙”的寓意,依原楼的样式移迁于南城墙上,并将“酒”字去掉,名为“太白楼”,后于明、清、民国间进行了数十次较大的重修。今太白楼是1952年人民政府拨专款在旧城墙上重建的。连同台基共占地4000平方米。楼体为两层重檐歇山式样,砖木结构,二层檐正中悬扇形“太白楼”楷书阴刻匾额,楼上正厅北壁上方镶有明代诗人所书“诗酒英豪”大字石匾。下嵌着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阴刻“三公画石像”,楼的游廊和院内有《李白任城厅壁记》和唐代以来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楼》等碑碣60余块,有罕见的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1987年,济宁市在太白楼建立李白纪念馆。2.青莲阁青莲阁,位于兖州城东金口坝之北的泗河西岸,是为纪念李白而建的一幢xxx,两层三间,砖木结构,初建无可考。明代嘉靖年间知县李知茂重修,后倾倒。清道光年间邑令冯云宛鸟重建,阁内奉祀除李白外,还配有李白儿女。 阁重建落成后,冯云宛鸟在阁门外题一对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3.沙丘城李白一家山东的家庭住址在“鲁”、 “东鲁” 、“鲁中” 、“沙丘(城)弯” 、“沙丘城下”和“鲁门东”。据王伯奇先生考证,兖州城东酒仙桥北的那个“沙丘”,不是“沙丘城”,“沙丘城”实际上是因此“沙丘”而得名的鲁郡兖州治所瑕丘城。一九九九年在兖州城南的泗水河中出土的一块北齐时的石碑便是铁证。由此可知,李白移家山东二十馀年间,他的家庭一直居住在唐代鲁郡兖州治所瑕丘城的东门之外,即今兖州火车站广场一带。兖州,是李白一生中家庭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这里不仅有李白的家庭,而且还有他的户籍和田产,兖州可谓是李白的第二故乡。4.酒仙桥兖州旧城的东门外西南二里处,有一个高冈(即沙丘)现名为南冈子街。过了南冈子街的高处,向下走约近一里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府河。府河的水是从泗河分流出来的,其上有一座桥,现名九仙桥,据说此桥原名叫“酒仙桥”。据兖州市地名办公室的朱本恒同志讲,他以前曾见过“酒仙桥”小石碑与明代万历年间的书法家董其昌所书的“九仙桥”大石碑在一起,二碑都立在九仙桥边。据此情况,现在所谓的“九仙桥”,在董其昌书碑之前,实为“酒仙桥”。很可能是后人为纪念“酒仙”李白而起的名字。过了桥,便是通向金口坝(即石门)的一条东西大道,原是沂蒙、曲阜等地通向梁、宋、东都洛阳、京师长安的一条古驿道。虽然由于古今变迁沙丘已不复原来的模样,但旧迹仍存、地貌依稀。5.石门鲁郡石门因有李、杜游踪并且吟咏入诗而名声大振。天宝四载(745年)杜甫去鲁之咸阳,李白到石门送别作《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此别,二人未曾再见面,只有写诗聊寄相思情。所以,石门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友谊。石门今尚存,即金口坝,古代曾称为金扣坝、金口闸。桥堰聚水,水越石门,急流飞湍。石门是兖州古地理的一个坐标,是北魏的兖州刺史元匡在延昌三年(514年)所造。石门上面是跨在泗河上的大桥,左右连接着驿道,故称石门路。李白诗中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即为鲁门东泗水石门风光。李白故去一百年后,唐进士吴融到兖州寻访诗仙遗迹,吴融置身于李白、杜甫游览、握别之地,不由感想万千。斯人已去,胜事难再,胜迹长留人间。二、杜甫在济宁境内的游踪及相关名胜古迹开元末年,杜甫的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李白来东鲁的同一年,天台山,—《天台晓望》: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观奇迹天倪,好道心不歇。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安得生羽毛,千秋卧蓬阙!除《天台晓望》诗外,李白的《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一作《同友人舟行》)、《赠王判官》、《普照寺》以及李白朋友任华的《杂言寄李白》等诗,均可证明李白确实到过天台山。李白至少是两次登览天台山。天姥山,—《梦游天姥吟离别》天姥山是李白游览天台山的必由之路,高不到200米

李白去过哪些旅游胜地?写下哪几首诗?

李白去过的旅游胜地非常多,写下的诗句也非常多,以下列举5首:

1、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唐代:李白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2、天姥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代:李白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译文: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3、终南山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代:李白

原文: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译文: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遇斛斯山人相携到他家,孩童出来急忙打开柴门。

走进竹林穿过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着行人衣裳。欢言笑谈得到放松休息,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放声高歌风入松的曲调,歌罢银河星星已经很稀。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忘了世俗奸诈心机。

4、庐山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5、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李白有关的名胜古迹

在四川李白必去十大景点的青莲镇有很多李白青年时有关李白必去十大景点的古迹.因为那是他青年时期生活李白必去十大景点的主要地方.包括石牛.这与他的石牛诗有关.粉竹楼.李白和妹妹李月圆生活的地方.陇江书院.他的读书处.还有匡山读书台.以及他的衣冠墓

和李白有关的名胜古迹有什么?

1、太白楼

坐落在济宁市城区古运河北岸,原为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因李白经常光顾而名声大振、生意兴隆。唐咸通二年(861年)吴兴人沈光,光临贺兰氏酒楼,篆书“太白楼”匾额,并作《李翰林酒楼记》。从此,贺兰氏酒楼便改为“太白酒楼”闻名于世。

明洪武二十四年(91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楼”时,以“谪仙”的寓意,依原楼的样式移迁于南城墙上,并将“酒”字去掉,名为“太白楼”,后于明、清、民国间进行了数十次较大的重修。今太白楼是1952年人民政府拨专款在旧城墙上重建的。1987年,济宁市在太白楼建立李白纪念馆。

2、青莲阁

青莲阁,位于兖州城东金口坝之北的泗河西岸,是为纪念李白而建的一幢阁楼,两层三间,砖木结构,初建无可考。明代嘉靖年间知县李知茂重修,后倾倒。清道光年间邑令冯云宛鸟重建,阁内奉祀除李白外,还配有李白儿女。李白到兖时常住于此,并留下30余首著名诗篇,从他有关兖州的诗篇中亦可找到佐证。

3、沙丘城

据王伯奇先生考证,“沙丘城”实际上是因此“沙丘”而得名的鲁郡兖州治所瑕丘城,1999年在兖州城南的泗水河中出土的一块北齐时的石碑便是铁证。由此可知,李白移家山东二十馀年间,一直居住在唐代鲁郡兖州治所瑕丘城的东门之外,即今兖州火车站广场一带。兖州这里不仅有李白的家庭,而且还有他的户籍和田产,可谓是李白的第二故乡。

4、敬亭山

敬亭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宣城市区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米。

唐朝李白七次登临,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千古绝唱。(意思是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独坐敬亭山》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

5、石门

鲁郡石门因有李、杜游踪并且吟咏入诗而名声大振。天宝四载(745年)杜甫去鲁之咸阳,李白到石门送别作《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此别,二人未曾再见面,只有写诗聊寄相思情。

石门今尚存,即金口坝,古代曾称为金扣坝、金口闸。桥堰聚水,水越石门,急流飞湍。石门是兖州古地理的一个坐标,是北魏的兖州刺史元匡在延昌三年(514年)所造。石门上面是跨在泗河上的大桥,左右连接着驿道,故称石门路。

李白故去一百年后,唐进士吴融到兖州寻访诗仙遗迹,吴融置身于李白、杜甫游览、握别之地,不由感想万千。斯人已去,胜事难再,胜迹长留人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白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莲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沙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敬亭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门

李白一生游历过哪些地方和风景?

李白是盛唐时期著名李白必去十大景点的大诗人李白必去十大景点,在诗坛享有极高的地位李白必去十大景点,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一生放浪不羁,喜好名山大川,在他的六十一年人生当中,有大半生都是在外游历,他去过的地方数不胜数,基本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李白二十三岁之前没有游历过远的地方,这个时候的他主要游历地点是蜀内,代表地点有峨眉山、成都、三台、江油、剑阁、平武等,他在《峨眉山月歌》中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二十三岁出蜀之后,李白沿着长江一路游历,自西向东去过了重庆、巫山、奉节、宜昌、武汉、江陵、南昌、洞庭湖、庐山、当涂、南京、扬州、丹阳等地,长江一带基本都游历了一遍。这个时期的游历带给了李白很多诗歌上的灵感,也让他结识了很多的文人墨客,这些在李白的诗中都有所体现。我们小学就学过的《望庐山瀑布》就是写于这一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种大气磅礴的诗句至今仍在广为传颂。长江游历过之后,李白又开始向北方游历,这个时候他已经名声大噪了,因此受到了当时皇帝唐玄宗的召见,李白自此开始前往唐朝当时的都城长安。来长安路过洛阳的时候,他还遇到了当时和他齐名的被后世誉为诗圣的杜甫,两人一见如故,相互结伴而行,又游历了开封、济南等地。李白终于来到了长安,然而由于性格原因,李白并没有在长安待多久,也没有担任什么官职。离开长安之后,李白又往北方游历,到过了安阳、滑县、单县、济宁、聊城等地。总而言之,李白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旅行家了。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