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下雾了,明天又是一个多晴的天啊!带着与天下学子共舞和纵横捭阖的雄心,我迎来了我的大一生活。然而,合肥古怪的天气已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新建的大学城,草木比人要少,但远离市区,空气也算清新,只是那几辆穿梭不息的校车扰乱了朴素的平静,处处弥漫的汽油味不得不让人嗤之以鼻。
我是个幻想颇多的人,陌生而好奇的适应期一过,顿时没了刚开学时的凌云壮志,浑身上下一切轻松。然后脑海里闪现许多浮想联翩的念头,不是设计现在,就是规划未来。即使想入非非,不切实际;即使天马行空,来去自如;即使我行我素,率性放任,也只有我自己知道。生活是公平的,当你选择了白日做梦的时候,晚上只能睡在现实中。
当春风沉醉、撩人心弦之时,脑袋情不自禁地往书本砸去,尝试所谓的书香。这只能怪老师——他们讲课的调子都是依催眠曲的音阶而设,很有实际效果。每次睡眼惺忪地与老师对视,心中好像总在打鼓。老师在台上经常风趣深刻、抑扬顿挫地为我们纵谈人生哲理,以此给高中时的思维脱胎换骨,课后总不忘谦虚地来一句——其实我只是比一般人多知道一点点而已,可是那"多知道的一点点"需要多少卷书和多少里路来支撑呢?老师常教导我们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我却觉得,除了思考,什么都不是累人的事。而一想起自己"莫名其妙"的专业时,总对前途显出阵阵担忧和恐惧。时至今日,我仍不能掩盖对枯燥无聊的专业书籍和课程一定程度的厌恶,细思之下,也许是自己修养不足吧。
在公布了各个同学的生辰之后,我们几十个男生会不定期地出入餐馆酒吧,实行流行的AA制。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腹胀头昏。多次下来,酒量倒是大有长进,而醉不成欢,却没一次喝出真滋味来:是酸是甜,是苦是涩,是痛苦是欢乐,是忧郁是开朗……我真的不知道。老师所提的那些民族的源头文学,从来都不去碰,只会一头扎进深不见底的QQ里聊个不止。空虚,似乎是我们的通病,但从电话粥中我又实在煲不出快乐来。
当然,我们肯定不是一群坐得住的年轻人,老想到外面走走,尤其是听了老师的"训话",更是心有不甘,若有所思。在学校,当我们去找兼职时,铺天盖地的中介陷阱把我们骗得晕头转向,毕业后,当我们去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却又向我们要经验。唉!……
闲情无处寄托,书中寻找寂寞。随意翻了几本书。《挪威的森林》以前没看懂,如今又让我对性的认识越来越模糊、混乱,侥幸抓住她的真实面目时,又成一尊哀伤的青春恋曲。《狼图腾》,"直逼儒家文化民族性格深处的弱性",读了它,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不够男人,毕竟"学艺还需大胸襟"。有人说,"恋爱是美好的,因为它把一切都推给了婚姻","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不结婚爱情就死无葬身之地",我也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想钻进那所谓的围城,但把这两句话用到《围城》里方鸿渐和孙柔嘉身上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情窦初开的学子不少都懂得怜香惜玉,满园春色觅芳草。《读者》信息反馈中看到这么一句:"男生多花点钱,女孩就会高兴,这是谈女友还是养女友呢?"回到农村的老家,我看到在婚姻的包办中,女方的父母收那么多聘礼,这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呢?毕竟,爱情的投入是双方的事情,而结婚又是两个家庭的事。
当同学发出"死也要死在自习室!"的狼嚎时,我也得从众似地去几次。漫无目的地走进一个教室,黑板上的白色残余让我兴趣盎然。假若你什么都看得懂,那就是在高中;如果你什么都看不懂,那就是在大学——这也是大学与高中的一个区别。其实,更有趣的还是在课堂上。同处一个教室,偶一回头,恰与一异性目光相撞,却将此看作爱情的宣言。唉,无尽的烦恼都会从那一"深情对望"中涌现。做人,还是别太敏感,因为敏感的另一个意思是脆弱。
当我在醉酒中难得糊涂,当我在聊天中百无聊赖,当我从一塌糊涂的成绩中痛定思痛时,终于决定"放弃故我,重修学以立身"了。可是,合肥的天空突然又一片阴霾,也许这样"多情总被无情扰"的日子将伴我走过情乱的大二,心乱的大三,慌乱的大四,愁煞人也…
文章标签: